唯一能光合作用的动物:快看 这里有一群“海绵羊”

当你探索海洋生物的世界时,你会想到那些穿着“盔甲”的虾兵和螃蟹,五颜六色的鱼群,珊瑚礁和凶猛的鲨鱼,它们为其他小动物提供了庇护所。

然而,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有一群小动物很容易被忽视,但却很特别。他们的身体和萌萌一样小,很像卡通中的小绵羊。它是黑岛Costasiellakuroshimae是第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已经被发现。

萌萌的外貌很容易辨认

海蛞蝓的身体柔软,几乎透明。他的背上覆盖着一层绿叶。锋利的“叶子”也染上了一点粉红色。他的头是白色的。他有一双像黑豆一样的小眼睛和一双可爱的触须,它看起来像一只披着树叶的小绵羊。

它的身长只有5毫米左右,所以人们称它为“海蛞蝓”或“叶羊”。它的壳已经退化为一个内壳,背面绿叶下的白色光泽部分是它的内壳。

虽然它们成年后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但在儿童时期很难找到。

当它们第一次从卵中孵化出来时,它们仍然小而透明,看起来与它们的父母完全不同,但当它们继续吃海藻时,它们的背部会慢慢变为亮绿色,成为我们所认识的绿色小绵羊。;

海蛞蝓和萌萌的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绿色”生活方式

藻类海蛞蝓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顺畅、海藻茂密的环境中。它们主要分布在日本、菲律宾和新加坡。

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力量。有趣的是,海蛞蝓也有这种能力,吞下海藻后,它们会将海藻所含的叶绿体留在体内,与体细胞共存,然后利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捕食性质体

海蛞蝓早在1870年就被发现了,但当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特殊功能”。直到最近几年,研究人员才发现他们的能力。

根据调查,海蛞蝓从小就开始吃各种各样的海藻。随着身体的生长,越来越多的叶绿素在体内积累,最终整个身体呈鲜绿色,使光合作用在体内顺利进行。

藻类丰富时,它们的主食是藻类。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海藻吃,他们可以跑到太阳下,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直到他们再次遇到富有的海藻并吃掉它。

没有食物,它们可以依靠体内的叶绿素存活一年左右。这种生活方式真的既经济又环保。

查看“家谱”了解家庭背景

本文介绍了藻类AndyLau的许多特性,那么它在生物学上属于哪个科呢?

藻类海蛞蝓是海蛞蝓的众多物种之一。这是一种生活在浅水中的软体动物。海蛞蝓是一个大家族,有300多个物种分布在世界各地。海蛞蝓的壳已经退化或消失,看起来像一只没有壳的蜗牛。如果你真的回去,海蛞蝓和蜗牛真的有点关系。

海蛞蝓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的下腹足纲。它们都有扁平的腹部,腹部被物体表面吸附,并通过腹肌收缩爬行。与蜗牛不同,海蛞蝓是亚纲裸鳃目海螺属的一员,而蜗牛是螺旋藻纲的动物,即柱藻目。

它们也有不同的呼吸模式。海蛞蝓的呼吸器官是他背部裸露的腮。因此,它被归类为亚纲裸鳃目,而蜗牛通过身体上凹陷的呼吸孔呼吸,就像人类的肺一样,因此它们被归类为肺蜗牛的亚类。

海蛞蝓所属裸鳃亚科的成员有不同的体型。从外观上看,它们只由包裹着肌肉和内脏的皮肤组成。它们在身体两侧对称,第二鳃外露。它们通过鳃呼吸,依靠腹肌在海底蠕动。

软体动物的系谱关系,图片来源:文献《Mobilizing molluscan models and genomes in biology》

海蛞蝓和蜗牛身体结构的比较,图片来源:《Reef creature identification: tropical Pacific》,《蜗牛的解剖》

有抵抗敌人的本领

在这个充满捕食者的海洋世界里,海蛞蝓如何保护自己?不同于虾和螃蟹,它们用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它们有独特的“敌人防御”。

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会把自己的“绿色外衣”变成“迷彩服”,将身体和环境融为一体,身体表面裸露的鳃会不断摆动,模拟水和草,迷惑捕食者。

此外,它们头上的触角对触觉、味觉和嗅觉都非常敏感,这有助于它们找到隐藏的敌人,迅速做出反应并逃跑。

它们也将代代相传

海蛞蝓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虽然它们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但它们不选择自己繁殖,需要与其他个体交配繁殖。

交配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身上,他在交配几小时后开始产卵。卵团呈逆时针螺旋排列,表面有粘液,附着在藻类或砾石上。它们的产量相对较高,但能够成功孵化的幼虫数量非常少,这一点尚未得到回答。

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动物学家将揭示更多关于这些可爱小动物的生活秘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些卑微的小动物。

参考:

1林强。海蛞蝓,一个多姿多彩的海精灵[J]。文明(2016-125+10):112

2榛子。太阳能海蛞蝓[J]。中学生百科全书,2010(15):30-31

三。张卫红刘爱玲陈少丹黄丽吴松林。蜗牛的解剖学[J]。生物学公报,2010,45(03):45-46

4在生物学中调动软体动物模型和基因组。安格斯·戴维森和莫林

&奈曼,2021(04)05。

5.珊瑚礁生物鉴定:热带太平洋、人类P、德洛赫N[M]、新世界出版物,2010年。

© 本文系原创,著作权归:芦虎导航官网。如需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https://www.luhu.co/article/0000000000157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