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操刀!一文了解中国首颗全自研8K画质芯片
1月11日,海信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8kai图像质量芯片,再次刷新其“核心制作”成绩单。
为什么要坚持自己开发芯片?没有自己的芯片,就不可能确定彩电的性能,更不用说创造差异化的产品了。因此,海信一直坚持其对自主研发芯片的追求到今天。
拒绝同质化是海信坚持芯片自主开发的出发点。除索尼、海信等厂商外,其他不具备独立设计图像质量芯片能力的电视厂商需要使用市场上现有的图像质量芯片,导致电视产品和功能同质化的普遍问题。
即使决定图像质量的芯片是相同的,它们如何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力?
2005年是海信芯片自主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年。今年6月,海信成功研发出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并命名为“鑫鑫”,这不仅代表了海信的核心,也代表了中国彩电人的信心。
这个芯片的诞生,彻底打破国外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垄断,,类似进口芯片的价格从13美元降至5美元,也结束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企业围绕显示技术的激烈竞争。
在芯片技术的核心轨道上,海信可以忍受孤独。经过22年的“一核一意”,海信终于形成了完整的芯片产品系列。这次发布的8kai图像质量芯片是海信的第五代图像质量芯片。
该芯片对3300多万像素的精确重建,可以轻松展现画面中丰富的隐藏细节;通过支持26880分区的背光控制,它带来了最终的对比度改善,并使图片的明暗部分更加层次化。
在色彩控制方面,海信8kai图像质量芯片支持48位色彩深度和7897色点控制,带来准确的色彩提升。
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场景和目标检测前沿技术,实现实时自动优化处理。无论是在清晰度、对比度、颜色还是平滑运动方面,它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代表了中国单个图像质量芯片的最高处理能力。
随着8KAI图像质量芯片的诞生,海信的“野心”不再局限于电视行业。
平板电视、激光电视等消费类产品,以及需要高精度视频信号衰减的专业显示器、医疗专业显示器等设备,将受益于海信自主研发的图像质量芯片,大大提高视频显示精度,为更多的行业带来技术变革和进步。
近年来消费电子领域的重大事件足以使我们认识到掌握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如海信,致力于芯片的自主研发、推广和应用,以加速国内超高清全产业链的诞生,使国内厂商不再被国外芯片“卡住”。
海信在自主研发芯片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然而,芯片自主开发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如果我们想继续提高中国品牌在全球超高清产业体系中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
© 本文系原创,著作权归:芦虎导航官网。如需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https://www.luhu.co/article/0000000000123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