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研浏览器内核?真有必要吗?
有传言称华为将开发自己的内核浏览器,这立刻成为科技界的一个热点。
有人认为,华为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有望突破国外浏览器内核的技术壁垒,值得赞赏和肯定。但也有人表示困惑。自行开发的浏览器内核成本高昂,成本高昂。虽然华为有技术实力,但根本不值得深入。
不幸的是,这一切可能只是一场“闹剧”。
据接近华为的消息人士透露,新浪科技透露:“华为没有开发自己的浏览器内核,但在原有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算法创新和修改,未来将加强安全性、可信度和用户隐私保护。”
然而,华为尚未对最终的真实情况做出公开回应。
众所周知,浏览器行业多年来一直保持沉默,为什么这一小小的举动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浪潮?
华为浏览器内核?假消息
据新浪科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华为自主开发浏览器内核”的报道已近100篇。在一些垂直的it信息社区中,相关讨论已多次被列为热门话题。
为什么华为自主开发的浏览器内核会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这与中国人渴望拥有自己的浏览器内核有关。
作为PC互联网时代的主要流量门户、网络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跨平台搜索工具,浏览器的价值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此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搜狗360而其他公司也先后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进行了一轮进入竞争,最终形成了多家公司搜索产品和细分国内浏览器市场的现状。
但是虽然各企业都在参与浏览器市场的竞争,但基本上都是基于国外的内核,还没有完全开发出自己的内核,它是基于IE、gecko、WebKit和presto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发的。
世界上四大浏览器核心都不属于中国,这让人感叹,“只有掌握了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我们才能不被外国卡住。我希望其他朋友也能专注于创新。”
然而,与支持者相反,其他人的声音说,开发浏览器内核的难度不亚于开发操作系统。目前,华为不需要开发这样的产品。
与Chrome浏览器内核相比,业内人士指出,开发一个成熟浏览器内核所需的代码量在数千万到数亿之间。如果雇佣1000名技术熟练的工程师进行开发,开发将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仅此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就高达数十亿。
而且,即使在浏览器内核的研发完成后,仍需要长期的市场测试和用户反馈,并在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
因此,反对声音普遍认为华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但是目前对于华为来说,自主开发的浏览器内核并不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中国人建立完全国内独立浏览器的动机并非没有。
2018年,红芯宣布完成2.5亿轮C融资,投资者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户以及晨星资本、大成资本、IDG等知名投资机构。号称是“自主创新浏览器核心”的国产浏览器,可与国外浏览器媲美。“红核”浏览器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最后的转折点是公司的虚假声明被曝光,公司创始人最终承认:“红核浏览器是一种通过谷歌浏览器内核进行二次开发的浏览器,该内核被怀疑是一个外壳。”
在谎言被戳穿的事实背后,它反映了开发浏览器内核的困难和困难。搜索行业从业者吴鹏(NicholasTse)对新浪科技表示:“尽管自主开发浏览器内核的口号很响亮,但制造商仍需要在确保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理性地进行自主技术创新。”。
2019年,由于谷歌对华为使用GMS服务的限制,华为正式推出HMS服务以应对禁令危机,作为HMS服务重要应用的华为浏览器也随之推出。
据华为消费业务云服务部总裁张平安介绍,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月华为浏览器活跃用户数已超过3.3亿。
对于一个月使用寿命超过3.3亿的浏览器来说,如果所有的技术都是基于他人的技术,这确实令人担忧,但它不会为此推出自主开发的浏览器内核。
“作为一种通用的上网工具,在各种合作条约的约束下,浏览器几乎不可能像芯片一样出现。目前,华为应该做好底层优化,推出用户满意的浏览器。”业内人士评论说。
利基浏览器的新机遇在哪里?
在搜索行业中,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经常被绑定在一起。浏览器提供更为立体的内容显示和丰富多样的交互体验,而搜索引擎往往嵌入浏览器中,实现内容的检索、整理和获取。
在推广自主开发的浏览器内核的同时,新浪科技了解到,最近,华为petal搜索引擎petalsearch网络版已向国内地区开放的消息也传出。
据报道,petal搜索是华为提供的谷歌搜索的替代品。它以前在海外市场发布过。目前,可以访问国内网络版。
在此之前,在2021年12月底,360它还推出了一项非跟踪搜索,重点关注“没有收集,也没有跟踪用户行为”;专注于简单性和新闻内容搜索的利基浏览器Fsou也于去年12月推出。搜狗并入腾讯后,原本沉默寡言的搜索行业似乎又开始升温。
吴鹏评论道:“在国外,除了chrome、ie和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外,还有许多新浏览器,如duckduckgo、tor和min,它们注重隐私、安全和简约。然而,在中国,这类浏览器仍然很少。”。
他认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成熟,用户对浏览器隐私保护和简洁浏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未来,浏览器将在满足信息丰富性和服务全面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使用效率、体验和隐私保护的需求。
© 本文系原创,著作权归:芦虎导航官网。如需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https://www.luhu.co/article/000000000012727.shtml